我国科学家发现昼行性猫头鹰化石

来源: 光明日报 2022-03-31 13:47:29

本报北京3月29日电 绝大多数现代猫头鹰(鸮形目鸟类的统称)都是无声飞行的夜间猛禽,但也有少数种类的猫头鹰更适应日间狩猎,在白天更加活跃。那么,这类与众不同的猫头鹰是如何演化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在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临夏盆地,发现了一种昼行性猫头鹰化石。它属于一个已经灭绝的古老物种,生活在距今约600万~950万年前的中新世末期。研究人员根据其眼睛后面颧骨尾部的一个大的肿块形突起,将其与北鹰鸮、鸺鹠类猫头鹰组成的猛鸮类归为姊妹群,并命名为“日行中新猛鸮”,意指来自中新世的鸮形目猛禽。

这是首次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鸮形目鸟类化石,为研究白天活跃猫头鹰的演化历史提供了化石证据。这一成果发表在3月28日出版的国际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

那么,研究人员又是如何确定它是昼出夜伏的呢?据介绍,这件化石的遗骸得到近乎完整的立体保存,研究人员将其巩膜小骨与55种爬行动物以及包括众多种猫头鹰在内的360多种鸟类的巩膜骨以及眼眶大小,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证明,这种已经灭绝的猫头鹰的眼睛对光线的开放度较小,这样就能使透入的日光大幅度削弱,从而在正午时分也能看清楚东西。

此外,本次研究还利用鸟类多样性数据库中超过360个物种的数据,进行了一项更大规模的统计分析,以生活习性为特征点(昼行、夜行或者早晨-傍晚出行)开展了演化特征的随机特征映射以及祖先状态重建。结果显示,所有现存猫头鹰的祖先几乎都以夜间活动模式为主,但包括鸺鹠属和中新猛鸮在内的猛鸮属祖先,则是无疑的白日行者。而将中新猛鸮的数据加入其中后,猛鸮类昼行性的概率接近百分之百。

据介绍,这一研究不仅重建了猫头鹰昼-夜行性的演化历史,还为晚中新世青藏高原周边的古生态以及古北界鸟类的区系演化提供了新的证据。(记者齐芳)

登录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