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光明日报 2022-04-12 10:29:09
“来,尝一个。不用洗,直接吃。”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阜溪街道龙胜村的水木蔬菜工厂智能温室里,“厂长”阿尔法摘下一个红彤彤的番茄递给记者。“我们采用无土栽培生产模式和全程数字化管理,实现了环境调控及光、温、水、气、肥等管理的自动化,一年四季可以无间断种植。”阿尔法一边摘着番茄一边喜悦地说。
连片的透光玻璃房、完整的智能流水线、全新的升降采摘车……走进这家高科技的蔬菜工厂,只见偌大的智能温室里,一株株定植在培养槽里的番茄长势喜人。工人正忙着操作自助施肥机,对着电脑输入PH、EC值和流速等数据,调整、控制番茄生长的各项指标。
这里的一株番茄,采摘期长达12个月。粗算下来,50亩地的1万多株番茄,年产量高达125万公斤,经济效益是传统番茄种植的40到50倍。
“种出一个好番茄,涉及一大堆变量。把这些变量转化成可控的数字,就能把蔬菜的特性发挥出来。”阿尔法说,通过精密智控,目前种出的薄皮沙瓤番茄营养价值和微量元素分别是普通品种的5倍和2倍,达到欧盟SGS食品安全标准,食用口感也更好。
让想法落地的,正是眼前一间间通体透亮的数字大棚。走进一瞧,这些个装上“智慧大脑”的大棚真不简单。种在大棚内的50亩番茄,都高高挂在半空中,一束束根茎从装满椰糖基质的小圆盘里攀爬而出,圆盘里都插有一根滴灌管,它们将根据电脑指令,精准输送养分。
“有了传感器和摄像头,大棚的幕布会根据日照强弱自动开合。湿度不够的话,自动水帘会加湿,设备也会喷雾。”阿尔法说。
阿尔法介绍,工厂里的技术型新农人、劳务工人一共只有十来个,日常工作大部分由数控系统完成。“这些挂在半空的番茄,一伸手就能采摘,不用弯腰,比在田间干农活轻松不少。”在智能大棚内,村民胡小平正驾驶着自动升降采摘车,穿梭在棚中修剪枝蔓。和胡小平一样,在这里就业的村民每天按时上下班,每月领工资,成了职业农民。
科技赋能的利好不止于此。今年2月初,工厂以这3万平方米的智能大棚作抵押,从中国农业银行德清县支行拿到了1800万元贷款,首笔700万元资金已到账,蔬菜工厂的升级之路将更加平顺。“拿生产设施抵押,对农业企业来说非常难得。现在的营商环境真是越来越好了。”阿尔法感叹。
谈及未来,他告诉记者,番茄生长过程中要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公司挑选了周边部分热电厂安装二氧化碳提纯捕捉装置,一来提取二氧化碳,满足蔬菜生长需要;二来每年可解决工业碳排放540多吨,各取所需,算是找到了农业助力“双碳”发展的落脚点。(记者 陆健 通讯员 王锡洪 谢尚国)
江苏省、浙江省为上海市提供6万间隔离房源
山东主产区全力保供应——确保蔬菜产得好运得出价格稳
浙江水利建设首季“开门红”
科技小院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科技特派团携育苗移栽技术助高粱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