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经济日报 2022-04-21 07:10:39
随着个人消费信贷服务越来越方便,消费者即时支付压力大为减轻。与此同时,消费者频繁使用消费信贷,也易引发过度负债、征信受损等风险,要擦亮双眼,避免落入过度借贷营销陷阱。
应看到,市场中还存在部分金融机构过度授信、信用卡分期手续费或违约金过高、暴力催收等乱象。一些机构挖掘用户的“消费需求”后,不顾消费者综合授信额度及还款能力等实际情况,过度营销、诱导超前消费,致使消费者出现过度信贷风险。面对此类陷阱,监管部门应加大打击力度,消费者也要提高判断能力。
消费者应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坚持量入为出,合理使用信用卡、小额信贷等服务。消费者还需明白,使用消费信贷服务后,需依照合同按期偿还本金和息费,信用卡分期、信用贷款等息费未必优惠。应从正规金融机构和渠道获取信贷服务,不轻信非法网络借贷虚假宣传,远离不良校园贷、套路贷等掠夺性贷款侵害。
在消费过程中,消费者还应提高权益保护意识。认真阅读合同条款,不随意签字授权,注意保管好个人证件、账号密码等信息。不随意委托他人签订协议、授权他人办理金融业务。一旦发现侵害自身合法权益的行为,要及时选择合法途径维权。
需要注意的是,有机构诱导消费者把消费贷款用于买房、炒股等非消费领域。消费者应认识到,违规将消费信贷获取的资金流向非消费领域,终需承担相应后果,切莫“以贷养贷”“以卡养卡”,坠入陷阱。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彭 江)
对短期菜价上涨不必过度担心
腾讯智慧零售携手天音互动,助力企业智能化营销
公安部:警惕蹭冬奥会热度诈骗行为
注意啦!监管部门提醒警惕这些过度借贷营销陷阱
北京市解除雷电黄色预警 傍晚仍有分散性雷阵雨
优化流程、加快进度 积极做好防汛救灾保险理赔 “真金白银”暖民心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周叔屏:弃商从戎 赤胆忠魂
一分钟,带你了解抗战摄影师|方大曾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丨从会议桌转向田间地头——新疆精河县农技干部蹲点助农见闻
征收高额港口费以重振造船业?美国政策乱象或加剧航运业动荡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挂牌!我国形成三大央企汽车集团
河北承德滦平县马营子乡全力打通生命通道
密云水库下游潮河沿线泄流情况总体平稳 35个村12530户居民恢复供电
搜救转移、保供保电、抢修抢通……攥指成拳向“汛”而行 打赢抗洪救灾“遭遇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