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澎湃新闻 2022-07-01 08:42:47
客家围屋看赣南,赣南围屋看龙南。一直以来,围屋都是龙南旅游的“重头戏”。
6月29日,“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十周年”媒体采访团走进“围屋之都”江西赣州龙南市。在杨村燕翼围客家文化体验区和渡江镇黄花湾共享村落两个采访点上,见证了龙南如何挖掘乡村文化资源,赋能乡村振兴。
燕翼围一角 龙南市融媒体中心供图在杨村燕翼围客家文化体验区,走在清幽的石板路上,一座颇有岁月的百年老围格外惹眼,它共有四层约14.3米高,高度为赣南围屋之冠,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评为“最高的客家围屋”,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徜徉在燕翼围景区,祠堂、老房子古色古香,小桥流水,岁月静好。走过悠长的巷道,能感受到百年古围的历史沧桑。
一天前,即6月28日,龙南市第五届旅游文化节开幕。一台民俗情景歌舞剧《围屋新娘》在燕翼围围屋里上演,吸引了大批游客到此观览。
6月29日上午,龙南市杨村镇党委书记赖伟胜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这是燕翼围景区打造成形以来迎接的首批游客,“每座围屋都有一个故事和历史,我们想把这里的围屋一座一座抢救挖掘打造出来,带动老百姓致富,助推乡村振兴。”
打造客家文化民宿集聚发展样板区
龙南是江西“南大门”,东邻定南,南接广东和平、连平,西靠全南,北毗信丰。它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建县于南唐保大十一年(公元953年),是有千余年历史的客家古域,其境内分布着376座各具特色的围屋,占赣南客家围屋的70%以上。
“龙南有376座围屋,其中,杨村镇有围屋68座,燕翼围周围有大大小小围屋27座。”杨村镇党委书记赖伟胜介绍称。
燕翼围远景 龙南市融媒体中心供图燕翼围位于龙南市杨村镇杨村村。公开资料显示,燕翼围始建于清顺治七年(1650年),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竣工,系清初杨村富户赖福之及其长子赖从林倾两代之力建成。燕翼围高14.3米,长41.5米,宽31.8米,外墙厚1.5米,占地面积1367.58平方米。它是现存最高、墙体最厚、防御体系最为齐备的客家围屋。
燕翼围为砖木结构的方形围,全围以大门和厅堂为中轴,每层对称建房34间,共136间房,对角四边有守阁炮楼,每层有枪眼,四周高墙是封闭建筑,只留一楼大门出入,过道有排污孔,内院、围外有水井,二、三层内设走马楼,便于生活起居,四楼建走马廊是为敌袭时能及时运输枪支弹药和物资。
赖伟胜进一步介绍称,杨村镇下辖16个行政村,燕翼围所在的杨村村,是该镇最大的一个村,有人口一万多,主要是以燕翼围为中心,聚集在这周边。以前燕翼围周边道路泥泞,周遭村居环境也比较差,养在深闺不被人关注,更别谈旅游开发了。
现年78岁的赖余潼自出生起就一直生活在燕翼围。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原来住在燕翼围的居民有26户,现在只剩下4户了,都是老年人。
与赖余潼一样的老住户还有56岁的赖贵英。她也从小就生活在这里,如今5个孩子都已长大成人成家立业,陆续离开了燕翼围。“这里冬暖夏凉,一辈子都生活在这里,都习惯了,所以不会离开。”赖贵英称。
“从去年谋划(旅游开发)这件事到现在打造基本成形只用了8个月的时间,我们打造了一条古街,一口古塘,还有把古巷等串联起来形成了客家文化体验式景区。”赖伟胜告诉澎湃新闻。
谈及打造背景时,赖伟胜提到,杨村的客家文化是保存最完好的,也是底蕴最深的。
“我们这里跟广东交界,是江西的‘南大门第一镇’,我们这边的游客很多都是来自于广东,他们都是奔着围屋建筑而来,对客家文化不是很了解,到了围屋后才发现还有很多客家文化,客家的美食、米酒、习俗都不一样的。”赖伟胜受访时称。
“燕翼围景区是按照4A级标准景区打造的,第一期已经投入了4000万资金,把燕翼围打造出来了,下一步准备向上面争取1亿元资金,把其他27座围屋打造开发出来。”赖伟胜谈到未来规划时说,“到时候杨村村的老百姓都会参与其中,政府把这些业态打造出来了,30%是我们跟设计施工方一起自营,30%对外招商,30%让老百姓参与进来共同来打造。”
游客在燕翼围感受客家文化 燕燕飞 摄在燕翼围住了一辈子的赖余潼对村里搞旅游充满了期待。“景区还没有完全竣工,还在搞外围,我们对村里搞旅游是支持的,希望政府早一点搞好来,搞好后我们的收入可能也会增加一些。”赖余潼说道。
像赖余潼、赖贵英这样在燕翼围住了一辈子的老村民,如今更有意义的是,他们生活的烟火气成为了燕翼围里的一道独特风景。
为了让游客“来了之后能留下来”,杨村镇以燕翼围及周边27座围屋为依托,通过实施立面改造、古建修缮、丰富业态、设施提升、文化提炼等内容,打造客家文化浓厚的民宿集聚发展样板区。在杨村镇党委书记赖伟胜心里,“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他认为,通过深挖客家文化的丰富内涵,一定能走出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共享村落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龙南市渡江镇黄花湾的特色不是围屋,而是探索了一条共享理念之下的乡村振兴之路。
黄花湾共享村落位于龙南市城郊西面的渡江镇莲塘村,位于大广高速复线渡江出口,距离龙南中心城区约5公里,与过境高速、国道和省道公路连接,道路交通便利,贯穿东西南北,与龙南市人口聚集的新老城区、工业园区近在咫尺。
渡江镇政府挂点黄花湾驻村干部钟荣庚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尽管黄花湾靠近县城,道路交通便利,但在一年前,它还是个破败没落、空心化的村庄。通过探索“乡村与城市共享、三产与一产共享、龙南与湾区共享”新路子,黄花湾摇身一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景点。
黄花湾共享村落一角 宋江云 摄“凭借渡江镇地处‘城市近郊、高速出口’的优势,依托莲塘村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盘活黄花湾70栋村民闲置用房和72亩左右空地资源,采取‘村民出租空房空地,政府打造景观环境,业态入驻自主经营’的模式,为创新产业、青年创业、乡村旅游、养老休闲等产业在乡村落地提供平台,赋予乡村发展新动力。”钟荣庚进一步详细介绍道。
据《经济》杂志2022年4月报道,渡江镇莲塘村黄花小组曾经是一个饱受水患侵袭的村庄,多年来,许多村民或搬迁,或外出务工,房子闲置,村庄空心,毫无生机。与之形成对应的是,莲塘村交通位置十分优越,距离大广高速龙南西出口只有咫尺之遥,而且离龙南市区也仅有10多分钟的车程。再加上村里油菜花美、竹林茂密,各种独具客家风格的屋舍错落有致,环境十分优美。去年6月,李树青来到渡江镇任党委书记,经过一个多月扎扎实实的调研发现,莲塘村如此好的资源禀赋浪费掉着实可惜,于是一个以“共享村落”引领乡村振兴的理念正式萌发,并在龙南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照进现实。
“我们农村最大的资源是什么?就是土地、房屋,还有优质的农副产品。”李树青说。如何活化一座村庄,首先就是要将“最大资源”利用起来。为此,当地政府将莲塘村闲置的房子、土地流转过来,以此为支点打造“黄花湾共享村落”。
李树青认为,每个人的梦想里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桃花源,而黄花湾共享村落则是帮助人们实现“桃源梦”的平台,“不管是来生活,还是发展事业,打造业态,黄花湾都可以是大家一起建设、共同享有的平台。”他算了一笔账,流转过来的闲置房子,租金是每年每平方米3元,一次性支付15年;对外的租金是每平方米每年24元,两年就能回本。土地是每亩每年600元,租出去是每亩每年2000元,赚了两倍多。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原本闲置的农村资源,为各种经济业态的引入提供了容器。各种民宿、特色餐厅、个人工作室、直播基地等在这座曾经沉寂的乡村唱起了主角。
上述报道还提到,黄花湾共享村落启动建设仅有短短一年的时间,政府投入只有600多万元,但取得的效果和起到的带动作用让李树青连说“没想到”。
每到节假日,这里游人如织,高峰时多达数万人,当地的农产品在游客和共享村落主播的带动下,也供不应求。各种业态入驻,让一二三产完美融合,经济发展已有聚变和裂变的态势。
余英梅向游客展示客家非遗织带制品 燕燕飞 摄“客家梅子”非遗馆就是被黄花湾共享村落的政策吸引而来。
“我2021年回到共享村落,第一天看房子、第二天就签约了,我认定了会有更好的发展。”“客家梅子”非遗馆创办者余英梅说,如今,“客家梅子”以手工制作、沉浸体验等方式向游客展示客家非遗织带制品。
“旅游不用去远方,家乡就是个好地方。”近年来,龙南市在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的过程中,深化探索农村宅基地改革,充分盘活农村闲置房屋资源,发掘农村产业发展潜力,助推乡村振兴全面发展。目前,龙南已成功打造渡江玫花渡和黄花湾、临塘芷溪谷等乡村振兴示范点,在今年五一期间接待游客均以万计。
除此之外,龙南市还抢抓赣深高铁开通机遇,主攻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客源地,持续举办龙南旅游专场推介会,立足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积极推进文旅资源大整合、项目大提升、品牌大塑造、市场大开拓,打造世界知名的客家文化旅游目的地和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康养旅游“后花园”,形成配套及服务更优、产业更具活力、文化内涵更丰富的龙南旅游新局面。
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1至5月,龙南累计共接待旅游总人数333.4万人次,同比增长13.56%,旅游总收入27.06亿,同比增长15.2%。
如何对“剧本杀”加强监管?文旅部回应
安徽为大别山等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立法 将于7月1日起施行
莲峰镇:“四个工程”助力乡村振兴
榆林:党群合力推动乡村振兴
江西信丰: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按下产业发展“快进键”
贵阳市把好“六道关口”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问题整改工作
乡村振兴“小故事”汇成“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