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新华社 2022-07-04 11:54:43
记者4日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了解到,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合作,对我国大豆花粉低温保存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取得了新突破。这一研究成果实现了大豆花粉异季和异地应用,打破了大豆花粉应用的时空障碍,为实现大豆规模化、工程化育种提供技术支撑。
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研究员鹿文成介绍,目前,人工杂交仍是大豆育种创造变异的主要途径。杂交一般需要父母本开花期一致,且种植地点相近才能顺利进行,这一定程度上导致大豆育种可用亲本范围受限,育成品种遗传基础狭窄。通过低温保存长期保持大豆花粉活力是克服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保存的大豆种质资源(新华社记者王建 摄)
研究人员以大豆花朵为超低温保存材料,明确了适合超低温保存的大豆花朵发育阶段和采集时间,优化了冷冻前干燥处理、冷冻方法、化冻方法等影响花粉低温保存效果的关键技术环节,形成了可以长期保持和高效利用大豆花粉的超低温保存技术。
研究团队利用这项技术使大豆花粉长期保持较高活性,在黑河当地实现大豆花粉隔年应用。在干冰加持下,大豆花粉通过快递从黑河运至北京,历经3天、跨越近2000公里实现花粉异地应用,成就优良大豆品种的“鹊桥相会”,加快大豆育种快速发展。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保存的大豆种质资源(新华社记者王建 摄)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韩天富说,花粉低温保存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对补齐我国大豆育种关键技术短板具有重要意义。(记者王建)
民宿管家、农业数字化技术员,新业态催生的这些新职业,你愿意做吗?
福建乡村振兴贷贷款规模突破10亿元
福建龙岩市水产养殖生物保险试点工作取得新进展
天津召开2022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暨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工作推动会
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超45万亿元
把农业技术送到广阔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