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新华社 2022-09-14 14:25:36
新华社北京9月9日电(记者 胡璐)古树名木是森林资源中的瑰宝,具有重要的生态、历史、文化、科学、景观和经济价值。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态保护修复司司长张炜9日公布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普查范围内的古树名木共计508.19万株。
这是记者从当天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林草局联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的。
普查结果显示,普查范围内的古树名木共计508.19万株,包括散生122.13万株和群状386.06万株;分布在城市的有24.66万株,分布在乡村的有483.53万株。群状古树分布在18585处古树群中。散生古树名木中,古树121.4865万株、名木5235株、古树且名木1186株,数量较多的树种有樟树、柏树、银杏、松树、国槐等。
全国散生古树的树龄主要集中在100至299年间,共有98.75万株。1000年以上的古树有10745株,5000年以上的古树有5株。
普查结果还显示,按生长环境看,全国散生古树名木良好的有96.98万株,中等的有18.04万株,差的有6.85万株,极差的有0.26万株;按长势情况看,正常103.73万株,衰弱15.77万株,濒危2.63万株。
据了解,本次普查范围覆盖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不包括自然保护区和东北、内蒙古、西南、西北等地的国有林区以及台湾省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通过本次资源普查,基本查清了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本底状况,建立了古树名木资源管理档案和数据库。”张炜说,下一步,将积极运用本次普查成果,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和管理,推进古树名木挂牌保护,实施古树名木抢救复壮,加快推进古树名木保护法制建设,开展古树名木保护专题宣传,切实保护好中华大地上的古树名木资源。
习语阡陌第46期:“我国农村改革是从调整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开启的”
前8月我国外贸总值达27.3万亿元——进出口仍将延续平稳增长态势
截至今年5月我国已设立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3662个
我国专任教师总数达1844.4万人
我国获中国计量资质认定检验检测机构近5.2万家
我国将于国庆假期及前后推行核酸“落地检”
10年来我国民政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 基本民生保障标准不断提高
我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月球新矿物并命名为“嫦娥石”
今天四川大范围降雨持续局部或现大雨 泸定震区等地谨防地质灾害
北京市解除雷电黄色预警 傍晚仍有分散性雷阵雨
优化流程、加快进度 积极做好防汛救灾保险理赔 “真金白银”暖民心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周叔屏:弃商从戎 赤胆忠魂
一分钟,带你了解抗战摄影师|方大曾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丨从会议桌转向田间地头——新疆精河县农技干部蹲点助农见闻
征收高额港口费以重振造船业?美国政策乱象或加剧航运业动荡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挂牌!我国形成三大央企汽车集团
河北承德滦平县马营子乡全力打通生命通道
密云水库下游潮河沿线泄流情况总体平稳 35个村12530户居民恢复供电
搜救转移、保供保电、抢修抢通……攥指成拳向“汛”而行 打赢抗洪救灾“遭遇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