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2023-02-15 09:11:39
加强保护修复,湿地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岛屿星罗棋布,湖面碧波荡漾,一对对鸳鸯正觅食休憩……走进湖北省荆门市漳河国家湿地公园,眼前图景让人心旷神怡。
“10多年前,这里有不少化工厂,水环境污染严重。”漳河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管理站站长陈晖说,近年来,荆门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依法关停一批污染企业,陆续拆除了所有养殖网箱,关停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餐馆饭店,并将漳河周边12万亩林地纳入重点公益林保护工程。
靶向施策,多措并举,漳河湿地保护修复成效显著。2014年,漳河湿地获批为国家湿地公园,2020年被列入国家重要湿地名录。“漳河湿地集保护保育、科普宣教、科研监测、湿地生态观光于一体,还有饮用水水源和灌溉水源功能。”荆门市林业局副局长孙祖军介绍,随着环境整治的深入,漳河库区水质不断改善,达到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水中大熊猫”桃花水母年年现身,中华秋沙鸭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成为常客。
广东省深圳市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微风拂动水面,岸边红树林郁郁葱葱,绿意铺展整条岸线。在栈桥边,一簇簇红树林幼苗浮在水面上。“这是生态浮床,承托红树林和其他水生植物,鸟类可以在上面栖息,水生植物在浮床上面生长,发达的根系吸收水体中富营养物质。”湿地公园工作人员介绍,“根系间的藻类成为浮游动物的食物,鱼类也因此有了浮游动物等食物,形成一个微生态系统,从而修复水体、净化水质。”
科学的保护修复,让这一地处繁华中心区的湿地成为都市中的“绿翡翠”,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华侨城湿地共记录超过1400种动植物,栖息着黑脸琵鹭、鹗、白腹鹞等26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
我国幅员辽阔,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原山区,都有湿地分布,类型丰富、面积广大。新时代这10年,我国持续加强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取得历史性成就。
10年来,我国累计安排中央财政资金168亿多元,实施湿地保护项目3400多个,修复了一批退化湿地,改善了退化湿地生态状况。目前,我国湿地面积达到5635万公顷,初步建立以国家公园、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为主体的湿地保护体系。全球43个国际湿地城市中,我国占13个,数量位居第一。鱼儿畅游、鸥鹭翔集的怡人景致越来越多。
福建省福州市闽江河口湿地,红树林在海风中摇曳,鸟鸣声清脆悦耳。当地大力开展“退养还湿”,实施改造水闸、设置植物隔离带、恢复植被多样性等工程,湿地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记录到的野生动植物及水生生物增至1311种,每年在这里停歇的水鸟超过5万只。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水网交织,绿树婆娑。“海珠湿地是全国唯一一个地处超大城市中轴线上的国家湿地公园。”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相关负责人说,“通过近10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总结出一套城市中央湿地修复模式与技术,以湿地生态学、动物生态学为指导,构建适宜湿地鸟类生活、繁衍的栖息地,鸟类从建园初的72种增加到187种,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
科学合理利用,促进绿色产业稳步发展
春意渐浓的浙江省杭州市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草木蔓发,水光潋滟,游人如织。
这片都市绿洲曾一度经历阵痛。随着城市快速发展,西溪湿地面积缩减,水体污染,河道淤塞,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凸显。
作为我国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自2005年开园以来,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路子,让湿地公园成为人民群众共享的绿色空间,成为杭州一张亮闪闪的金名片。
“保护和修复湿地,要保留湿地的原真性、完整性、延续性,在有效保护修复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利用。”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陈琳说,西溪湿地通过截污纳管、引水入园、修复植被等方式抢救性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恢复秋雪庵、西溪草堂等45处自然人文景观。同时,开发民俗节庆活动,发展生态旅游,带动原住民就业,从事农耕和管理服务等工作,共享保护利用的成果和收益。
西溪湿地还整合科普资源,建设生态信息展示平台、智能终端,组织志愿者队伍,打造“室外大课堂”“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每年前来接受科普教育的青少年达100多万人次。不仅湿地生态得到修复,城市环境和功能也得到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满满。
据统计,开园以来,西溪湿地平均每年入园游客超500万人次,营业收入累计达24亿元,对促进周边地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显著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
放眼全国,许多地区合理利用湿地自然和人文资源,有效促进了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发展。我国以全球4%的湿地,满足了世界1/5人口对湿地的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等多种需求,为全球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天津市宝坻区潮白河国家湿地公园里,市民孙女士正跑步锻炼,每天来河边呼吸新鲜空气已经成为她退休生活的重要内容,“这里有花有鸟空气好,还有专门的健康步道。”
近年来,宝坻区对15公里长的潮白新河河道实施水系综合治理,恢复湿地5000多亩,营造了开放共享的绿色空间,使湿地公园成为“人民的大公园”。“天津已经形成以湿地自然保护区为基础,湿地公园、海洋公园为补充的湿地自然保护地体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正在变为现实。”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湿地处处长郭秀民说。
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治理,推动湿地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
2月2日,2023年世界湿地日中国主场宣传活动在杭州举办。活动现场公布,我国新增北京延庆野鸭湖、黑龙江大兴安岭九曲十八湾、江苏淮安白马湖等18处国际重要湿地,国际重要湿地总数达82处,面积达764.7万公顷,面积居世界第四位。
北京延庆野鸭湖由官厅水库人工湖泊湿地发展而来,经过大力保护修复,于2013年挂牌成为北京首个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实施栖息地恢复、退化湿地修复等工程,我们已累计恢复2万多亩退化湿地。”延庆区自然保护地管理处主任王晓旭介绍。
野鸭湖湿地成为鸟类迁徙的重要驿站,每年都有大量候鸟在这里停歇、繁殖和越冬,目前湿地区域记录到的鸟类已有361种。“下一步,我们将坚持‘生态优先、科学恢复’‘整体协调、联动周边’‘因地制宜、可持续性’三大原则,在联通周边水系、恢复植被多样性、完善食物链等方面积极探索,科学构建湿地保护体系。”王晓旭说。
“九曲十八湾湿地被正式认定为国际重要湿地,将极大推动湿地生态效益快速增长。”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图强林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九曲十八湾湿地内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是目前中国寒温带针叶林区纬度最高、保持原生状态的典型内陆湿地生态系统之一,“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努力实现湿地生态系统的多种服务功能。”
自1992年正式加入《湿地公约》以来,我国积极应对湿地面积减少、生态功能退化等全球性挑战,坚持把保护湿地作为对维护地球生态安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世界可持续发展进程的一项庄严承诺,认真履行《湿地公约》义务,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治理。
国家林草局发布的2022年度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监测成果显示,我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总体保持稳定,湿地总面积比上一年有所增加,水质呈向好趋势,水源补给状况保持稳定;生物多样性丰富度有所提高,分布有湿地植物2391种;湿地保护修复成效明显,黑龙江、湖北、山东和海南等地的退化湿地得到有效恢复。
《湿地公约》秘书长穆松达·蒙巴表示,感谢中国作为《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东道国与主席国所发挥的领导作用,赞赏中国不断完善法律与政策框架,强化国内湿地保护管理,期待中国作为《湿地公约》主席国在未来三年引领全球湿地保护事业发展。
“今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为‘湿地修复’,这一主题再次强调了全球修复湿地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呼吁全社会共同参与并采取措施修复退化湿地。”国家林草局副局长李春良说。
湿地保护修复,开启新的征程。国家林草局、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的《全国湿地保护规划(2022—2030年)》提出,到2025年,全国湿地保有量总体稳定,湿地保护率达到55%,新增国际重要湿地20处、国家重要湿地50处。国家林草局湿地管理司一级巡视员鲍达明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实施湿地保护法,积极开展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加强外来物种防控,提升湿地管理能力,同时继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众湿地保护意识,营造全社会珍爱湿地的良好氛围,推动湿地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