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23-02-19 10:57:05
斗转星移,冬去春来。“雨水”是春天的第二个节气,恰好处在数九的“七九”之中。
这个节气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意味着春天来临,处处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人们还根据雨水节气的冷暖、降水情况等来预测之后的天气变化。
雨水节气的习俗有接寿、回娘屋、撞拜寄、占稻色等等。在中国的古诗词中,也蕴含着不少的时间之美,物候之美。
资料图:玄武湖畔的垂柳吐出嫩芽。泱波 摄
东风解冻,散而为雨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雨水意味着生机与活力的时间点,也是春天来临的一个标识。此时,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生长十分重要。
虽然节气名为“雨水”,但在此期间内不一定下雨。更大程度上意味着从雨水之后,降水开始增多。
人们还根据雨水的冷暖、降水情况等来预测之后的天气变化。比如,谚语里提到 “冷雨水、暖惊蛰”“暖雨水,冷惊蛰”,或者“雨水东风起,伏天必有雨”。
什么是“雨水三候”?
古人将雨水节气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
资料图:图为乡间田野的杏花。李玉峰 摄
此外,节气往往也会被看作一个时间段。以雨水为例,从它来临之后到下一个节气惊蛰,这期间15天时间都算是雨水节气的时段。
自然界的动植物按照一定的季节时令活动,如植物的萌芽、发叶、开花、结果;动物的蛰眠、迁徙等,都与气候变化相关,这些现象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物候。
以一年为时间线,中国古代计算物候,一般以五日为一候,一个节气内的“三候”往往包括动物候、植物候、自然现象。
节气与物候提醒人们顺应天时,及时调整生活习惯。“雨水三候”意味着河水破冰,鸿雁归来,人们忙着准备春耕。
俗话说,“春捂秋冻”,这也是根据春季气候变化特点,在穿衣方面提出的养生原则。天气转暖,人们逐渐去棉穿单,但此时乍暖还寒,仍应注意保暖。
春季肝火旺盛,平日应注意调节情绪,以利养脾。一日三餐少吃辛辣油腻,适当吃些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芹菜、胡萝卜、山药等。
节气物候之美
雨水节气的习俗不多,主要有接寿、回娘屋、撞拜寄等。
资料图:成片的油菜花盛开。刘志宁 摄
据说,一些地方流行雨水占稻色的习俗。即通过爆炒糯米花来占卜当年稻谷的收成和成色,过去人们认为,爆出的米花多就是好兆头。
此外,从小寒到谷雨,共有二十四候,人们在每一候中选出一种花卉来对应,合起来即“二十四番花信风”,风动花开,这是由隆冬向暖春递进的讯息。
《荆楚岁时记》中记载,雨水花信为“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中国古诗词中,很多都提到了节气,也有不少包含着物候知识。
诗歌往往寄托着作者的情感。苏轼曾写过这样的诗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描摹了春天的景象。
杨万里在《宿新市徐公店》中写道,“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孩子们追逐着飞舞的蝴蝶,但蝴蝶飞入了菜花丛中,踪迹难觅。
(记者 上官云)
今日辟谣(2023年2月6日)
今日辟谣(2023年2月3日)
今日辟谣(2023年2月2日)
今日辟谣(2023年2月1日)
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呈现新气象
甘肃积极做好春季农业生产气象服务
台气象部门:花莲县发生4.6级地震
广袤乡村气象新 坚定信心 开局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