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光明网 2023-03-08 11:23:22
光明网记者 孙满桃
3月7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向大会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报告提出,2018年至2022年,最高人民法院受理案件14.9万件,审结14.5万件,比上一个五年分别上升81.4%和81.5%,制定司法解释114件,发布指导性案例119件,加强对全国法院审判工作监督指导;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1.47亿件,审结、执结1.44亿件,结案标的额37.3万亿元,比上一个五年分别上升64.9%、67.3%和84.7%。
最高法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余茂玉解读称,今年的最高法工作报告可以用4个关键词概括,就是:服务大局、紧贴民生、守护公正、深化改革。
记者注意到,今年的报告中,有名有姓的司法案例达到98个,点到了160多处数据,这些都是历史最多的。
余茂玉解读称,报告用大量案例生动阐释了人民法院恪守法治精神、守护公平正义的担当作为。其中有“百香果女童被害案”、“鹦鹉案”、“兰草案”等各界广泛关注的案件,也有一系列事关价值取向的“小案件”。
余茂玉解读称,报告中提到的这几件案件都是刑事案件。刑事案件关乎人身自由,甚至事关生杀予夺,社会广泛关注。人民法院审理刑事案件,坚持国法天理人情相统一,坚持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不仅看客观危害行为、危害后果,还要看主观恶性大小,不仅要严格按照法律条文,还得准确领会把握法条背后的法治精神、人文精神,让重罪重罚、轻罪轻罚、无罪不受刑事追究,使司法裁判真正符合人民群众朴素的正义观。
“‘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报告写进这些小案件,就是要用鲜活的案例努力讲好有力量、有是非、有温度的新时代司法故事。”余茂玉说。
比如,朱振彪追赶肇事逃逸者,逃逸者发生交通事故导致死亡,法院判决朱振彪对此不承担责任;医生在电梯内劝阻吸烟,被劝老人突发心脏病离世,法院判决驳回老人家属向医生索赔的诉讼请求。
余茂玉表示,这些案件体现的就是要旗帜鲜明支持见义勇为、不让好人吃亏的价值取向。人民法院通过符合法理、情理、道理的判决,破解长期困扰群众的“扶不扶”、“劝不劝”、“追不追”、“救不救”、“管不管”等法律和道德风险,通过“小案件”讲清“大道理”,用公正司法呵护道德的勇气,引导社会成员增强公共意识、规则意识,让老百姓敢做好事、愿做好事。
聚民意 立良法(法治论坛)
健全立法制度 助力改革发展(民主法治新步伐)
以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两会热评)
文化和旅游部举办系列活动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法治保障——全国人大代表审议立法法修正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