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南方日报 2023-03-13 15:01:41
宏伟蓝图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党的二十大报告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深入实施“强基计划”和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建设288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接续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真言良策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高度,深入阐释了教育、科技、人才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作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五年来,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深入实施“强基计划”和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
大力发展基础研究、降低科技型企业融资成本、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连日来,围绕如何培养国家急需的各类人才,营造更好的制度环境,代表委员们展开热议,他们建议,提高教育质量,加快科技创新,创新育人范式和培养体系,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支撑作用,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搭建协同机制
加速产业链创新链“双向融合”
大学是科技和人才的重要结合点。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才能激活科技自立自强的“人才引擎”。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教授李丽娟认为,国家核心竞争力要靠基础研究,基础学科人才是从事基础学科研究的主力军,她呼吁教育部在学科点建设、研究生招生指标等方面,试点支持广东开展基础学科建设工作,培养更多有潜力的基础学科人才。
“加强基础研究,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人才。”李丽娟建议,一方面教育部可通过“专项计划”形式支持广东高校基础学科的发展,如支持基础学科和相关学科一次性申报本科专业、硕士点和博士点,逐年提高高水平大学基础学科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招生指标;另一方面试点支持广东建设国家基础学科研究中心、粤港澳国家应用数学中心、量子科学中心等平台,并给予一定的项目、政策和资金支持,让人才能找到施展抱负的舞台。
“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要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全国人大代表、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对外交流处主任赵桂枝建议,教师和家长要仔细观察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对有天赋的孩子要用科学的方式进行早期培育,注重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此外,建立拔尖创新人才早期识别与培养的“绿色通道”,在部分学校推广少年科学院,探索实现大中小学贯通式培养。
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市副市长江智涛认为,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分属于不同的部门,但三者之间深度关联、互为依存、相互作用,要在设计层面搭建高效的沟通协同机制,聚焦一些关键问题聚力推动解决,着力破除制约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壁垒和障碍。
“企业是创新驱动的最有效载体。”江智涛说,要加速产业链创新链“双向融合”,引导教育、科技、人才等方面资源和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同时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支持企业家的创新和担当,推动企业成为科技成果应用的主体、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以及人才充分施展才能的载体。
加大原创性基础研究
实现“从0到1”的突破
近年来,我国在科研领域的投入持续加大,创新主体和科研成果不断增加,取得显著成效。
如何进一步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社会效益,提升产业链竞争力?在全国人大代表、珠海方正科技高密电子有限公司技术中心资深经理金立奎看来,破除科技成果落地难的现状,应拓宽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空间,让实验室科学成果可通过企业尽快实现批量生产,抢抓市场先机;同时,加大企业科技创新专利的保护力度,不断提升企业在科技创新上的资金投入意愿。
全国人大代表、江门市科恒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光电材料事业部技术部经理丁雪梅对此深有同感。她建议,应支持科技型龙头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龙头企业技术装备,并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团队,组建科研创新平台,进行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科技型企业的烦恼,反映的是融资供需的不匹配。”结合调研经验,丁雪梅建议,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不断降低融资成本。金融、税务等部门应尽快出台针对企业自主创新的金融政策,对拥有自主研发核心技术的中小企业采用增值税退补扶持政策,减轻企业的负担。
全国政协委员、广州白云电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德兆提出,要设立国家级科技风险投资基金,用风险投资机制代替奖补机制,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制造业领域,提升重大科研创新的实效性,更好地推动科研成果产业转化。
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市科技局局长王桂林认为,科技创新首先要依托创新平台,加大原创性基础研究,在实验室产出更多原创性成果、做出更多引领性样品,实现“从0到1”的突破。其次,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解决从科学到技术、从样品到产品的问题。最后,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实现产品大规模生产,“当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汇聚到科技创新上来,相信我们身边将涌现出更多世界一流的科学家、企业家”。
全国政协委员龙墨:各地可因地制宜逐步推行孤独症康复治疗纳入医保
一线代表的“关注之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第九号)
西藏林芝市组团参加第十二届广东省现代农业博览会 达成意向签约金额2.5亿元
天津实施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 为现代都市型农业添动力
创新举措大胆探索实践 实储到位确保粮食安全
中俄渔业合作混合委员会第31次会议在珠海召开
代表委员热议: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