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新华网 2023-07-24 09:32:12
新华社乌鲁木齐7月23日电 题:“麦客”司张辉的三代收割机
新华社记者苟立锋
三伏盛夏,40℃的高温,司张辉的联合收割机驾驶室里却凉风习习,分外舒爽。驾驶室外,收割台螺旋滚筒急速旋转,一株株麦穗被快速拨倒、收割、脱粒,转眼间,麦收满仓。
司张辉驾驶联合收割机在新疆呼图壁县二十里店镇宁州户村收割小麦(7月15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司张辉从十几岁起就幻想有一种机器,能自动收完粮食,如今联合收割机开了二十多年,他依旧奔跑在逐梦旅途上。
今年40岁的司张辉家住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县,儿时他跟着父母用镰刀在地里割麦,“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经历让司张辉刻骨铭心。见识过机器高效收割的神奇后,成为一名收割机机手的念头,始终萦绕在他脑海中。
1999年,司张辉16岁,他如愿以偿坐进了联合收割机驾驶室,这是他开的第一代联合收割机,“四个杆支一个棚,刮风下雨都在里面,收工后鼻子、嘴里全是黑灰。”夏日炎炎,满面征尘,开收割机似乎并不比用镰刀收麦轻松。
不过,此后每年夏天,司张辉都忙得脚不沾地,每天100多亩的收割效率,让司张辉在乡亲们中成了“明星”。司张辉记得清楚,那时候小麦最高产也只有每亩地200公斤出头。“家家户户都种小麦,大家都辛苦,但收成就那么点。”
麦子年年成熟,车轮滚滚不停,新世纪刚刚开启,年轻的司张辉已经走遍天山南北。凭着多年打拼攒下的25万元积蓄,2005年司张辉开上了属于自己的联合收割机。“收割台有3米多宽,效率提升了一倍,驾驶室密封性也好,全是操纵杆,驾驶员劳动强度也大大降低了。”司张辉笑着点头,似乎陷入了甜蜜回忆中。
购置新收割机的第二年,国家宣布全面取消农业税。“乡亲们不仅种粮积极性大大提高,油葵、黄豆等经济作物也大面积出现。”司张辉赶紧买了其他作物的配套收割台以满足新的市场需求。
司张辉操作联合收割机在新疆呼图壁县二十里店镇宁州户村将小麦装车(7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也是那年起,为延长作业期,司张辉尝试跨区作业,从天山脚下到祁连山下,从盛夏到初冬,等司张辉收完南疆最后一茬玉米,家乡已经下了好几场雪。
时至今日,老“麦客”与时俱进,更加智能、便于操纵的新一代联合收割机满足了他的更多想象。见到司张辉时,他正坐在干净整洁的驾驶室内操作,里面既无尘土飞扬,也无隆隆噪音,司张辉一手搭着方向盘,一手握着操纵手柄。
“跟遥控器一样,可以通过按键,随时调节各个部件的运转。”司张辉说,随着科技进步,收割机作业效率变得更高,收割机机手的工作环境也愈发舒适便捷。“仓里漏粮了会报警,以前要费力扳的操纵杆也取消了,人性化、智能化的特点越来越突出。”
收割机升级换代,麦田也在悄然变化。得益于良种推广应用,种植技术不断改善,土地的收成翻番。司张辉告诉记者,二十多年来,小麦亩产从最高200公斤涨到了800公斤左右,“粮食种子好了,大家的观念也变了,懂得科学种植,舍得成本投入。”
司张辉驾驶联合收割机在新疆呼图壁县二十里店镇宁州户村收割小麦(7月15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如今,高标准农田建设正成为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较早投身农业机械化经营的一批人,司张辉对此充满期待。“等全是大条田的时候,收割机装上北斗导航,设置好作业路径,就可以无人驾驶收割了,技术上完全没问题。”司张辉说自己期待着梦想照进现实。
和土地打交道二十多年,司张辉成为我国农业发展进步的参与者、见证者,而天山南北的广阔良田,更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的重要试验场。据新疆农业农村部门统计,截至目前,新疆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保有量超64万台,夏粮收割机械化率超99%。“不知道以后的收割机啥样,或许能在地头同时操纵好几台收割机作业也说不定,反正我是离不开土地的。”司张辉说。
谷物联合收割机补贴销售及主销机型与价格情况
回乡创业“茶三代”:为了情怀,也为了子子孙孙的美好家乡
河南南阳回应上百台收割机无法下高速问题市农业农村局:已初步解决通行顺畅
河南“数百台收割机滞留高速”事件,最新官方回应来了!
淮南市2万台联合收割机会战“三夏”力保颗粒归仓
中联重科“谷王”收割机 夜里挑灯“亮剑” “雨口”吹角“夺粮”
麦田插钢筋,收割机被损坏!恶意竞争害人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