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2023-09-05 08:30:41
本报北京9月4日电 (记者李红梅)记者近日从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了解到:我国已形成规范化、定量化的空间天气监测预报预警业务,空间天气预报准确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近期圆满完成了第六次国际值班任务。
空间天气的研究对象是距地球表面30公里以上的空间领域,主要包括日地空间的太阳日冕、行星际、磁层、电离层和中高层大气等。大部分的航天、卫星、通信、导航活动都发生或依赖于这个空间领域。
经过多年努力,目前,我国已形成天地一体化的空间天气业务监测格局——地基监测方面,在15个省份布设了地基空间天气观测设备84台(套),已初步形成“三带六区”地基空间天气专业网布局;天基监测方面,依托13颗风云系列气象卫星装载的12类49台(套)空间天气监测仪器,探测能力和精度稳步提升,初步实现了对太阳、地磁、电离层和中高层大气重要参数的业务化监测。今年,空间天气预警还加入了国家突发事件预警发布体系,3月1日,通过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首次发布太阳耀斑的信息提示。
目前,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正在大力推动第一代“全链路”空间天气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建设,已取得阶段性进展。预计明年,新一代空间天气业务系统——“风云太空”将完成全面部署,这一系统具备我国空间天气各类监测数据的汇集与综合分析处理能力,可实时分发各类观测和应用产品,将更好地融入航天、航空、通信、导航与长距离管网等行业用户,开展“气象+”服务。
走进沉浸式文旅新场景:拓展体验空间,挖掘消费潜力
习近平主席向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发表视频致辞
“服贸机遇”见证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利享世界
凝聚发展共识 共赴东方之约——写在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之际
李强会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
全球气候科技初创企业加快发展(国际视点)
第十四届农业贸易政策国际会议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