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多地“热爆”,南方暴雨一轮接一轮!天气究竟怎么了?|来听新闻
来源:
中国三农发布
2024-06-21 08:00:10
![]()
![]()
南方暴雨不断,北方骄阳似火。近一段时间以来的极端天气令人心焦。
自6月7日开始至今,中央气象台已连发13天的高温预警了。过去十余天里,我国中东部地区约一半国土面积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尤其华北、黄淮一带持续出现接近甚至超40℃的酷暑热浪。
中央气象台6月19日6时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暴雨黄色预警。![]()
![]()
南方部分地区有大暴雨
图源:中央气象台
对于近期的天气情况及其成因,记者采访了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许小峰,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原气象服务首席朱定真。今年初夏以来,全球多地遭遇高温炙烤。国际权威气候监测机构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5月为有记录以来的“最热的5月”。近日,我国北方高温天气持续发展。截至6月14日,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共有169个国家气象站达到极端高温阈值,12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超历史极值,228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超过40℃,高温过程综合强度为近5年来全国历次高温天气过程第5强,影响京津冀鲁豫皖苏晋陕九省市面积约85万平方公里,影响人口约3.8亿人,其中单站最高气温出现在河南温县(6月13日,43.4℃)。朱定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北方地区出现较大范围的高温天气过程,主要是较为稳定少动的大陆高压脊的发展所引起的,在这样的天气系统控制下,高空为偏北气流,当地云雨减少,太阳辐射强,加上空气湿度小,白天辐射增温效应明显,由此产生了气温的持续升高。朱定真进一步表示,今年大范围高温是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以及厄尔尼诺助推等多重原因造成的,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大气环流异常,表现出高温出现时间提前,持续日数增加。“特别是副热带高压的强度、位置、持续时间的异常变化造成的。”“比如副热带高压偏南,高温区域就会偏南,大陆高压范围大,高温区域就大。不过,不同年份高温异常的区域、出现时间、强度的区别,还是取决于影响当时当地的环流分布的不同。”朱定真说。许小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气候规律,华北地区五六月份出现高温天气的概率是比较大的,主要受大陆暖高压的影响。“5月至6月出现高温天气,从时间上看并不早。从以往的经验看,在这个季节,华北甚至整个黄淮一带都会受到暖高压控制。所以,我觉得从时间上来看应该算正常。但是今年高温的强度和范围确实比往年更强、更大。”北方持续炙烤,南方多地却面临严峻的汛情。水利部信息中心预测,6月13至19日,南方将有两次强降雨过程。受降雨影响,预计江西信江和赣江、福建闽江、浙江钱塘江、广西西江及支流桂江可能发生超警洪水,暴雨区内部分中小河流可能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全球增温会造成极端天气频发。”许小峰表示,增温导致大气里的能量增加后,活跃度也在提升。各类天气的时空分布都会出现变化,风、雨,甚至雷电、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发生频率和强度都会出现变化。并不是说全球平均温度提高了一点,其他要素也跟着出现少量变化,全球增温是大尺度的平均状态发生了变化,反映的是大气的整体状态,具体到某一个区域,很可能表现出的就是极端天气气候的交替发生。许小峰表示,因为温度的变化,会导致冷暖天气系统的异常变化,既可以导致暖气团加强,也可以造成冷暖空气同时活跃,引起强降雨发生。所以,温度的变化幅度在增加,导致降雨的分布强弱在变化,也会出现旱涝交替的现象。朱定真解释,今年南方的持续暴雨,与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强,稳定在华南沿海一带有关,5月底南海季风爆发后又增加了近期降雨的强度。与此同时,北方有些地区出现高温持续,蒸发量增加,加剧了旱情。“南北方的环流确实出现了与常年同期不一样的异常分布。”朱定真进一步表示,不同年份,不同的大气环流造成某一个区域出现干旱、暴雨的极端天气,背后的原因多重且复杂,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气候变化能够引起的大气环流分布紊乱的条件也是极其复杂的,因为气候系统变化包含了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冰冻圈的直接或者相互“微妙”的作用,其诱发的影响更不会每次只发生在某一个特定区域。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今年夏季(6月至8月)我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涝重于旱,东部季风区降水总体偏多,区域性和阶段性洪涝灾害明显,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局地发生极端性强降水的可能性较大。对于未来的气候特征,朱定真认为,目前的事实和科学界的主流意见认为,随着全球变暖,极端天气(包括旱、涝)常态化的趋势正逐渐形成,意味着包括旱、涝的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和强度都将增加。“我们确实需要立即行动起来,从灾害天气监测、预报、预警、应对预案、公众科普等方面开展工作,尽量‘御敌’于成灾之前。”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中央军委政治工作会议6月17日至19日在陕西延安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要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贯彻落实新时代政治建军方略,牢牢把握政治建军时代要求,聚焦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持续深化政治整训,锻造政治坚定、能力过硬的坚强党组织,锻造忠诚干净担当、堪当强军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强军事业提供坚强政治保证。【详情】(新华社)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6月16日至19日到山东、江苏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关于防汛抗旱工作的重要指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坚持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扎实有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全力做好防灾减灾工作,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详情】(新华社)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6月19日联合发布《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提出11项政策举措,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新华社)
6月19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今年将支持1000家左右重点“小巨人”企业进行奖补等。(新华社)
司法部6月19日发布行政复议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5个方面18项具体措施,包括畅通涉企行政复议申请渠道;加大对涉企行政执法的监督力度,纠正小错重罚、以罚代管、以罚增收等突出问题;强化涉企行政复议案件的跟踪问效等。(新闻联播)
国家禁毒办6月19日在京发布《2023年中国毒情形势报告》。报告指出,2023年,中国禁毒部门大力整治突出毒品问题,全力防控毒品问题反弹风险,毒品问题总体可控。全国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4.2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5万名,缴获各类毒品25.9吨,同比分别上升12.6%、21%、18%。(新华社)
![]()
点击图片查看文章详情↑
6月20日08时至21日08时,内蒙古河套地区、黑龙江东部、西北地区东部、江淮西部、江汉、江南北部、西南地区东部、华南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安徽南部、江西北部、湖北西南部、重庆中南部、贵州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
近日,话题#为什么不建议你喝太多苏打水#登上热搜,引发网友讨论。关于苏打水的传言很多:能中和胃酸、促进尿酸排泄、增加饱腹感等等。其实苏打水没有那么神奇,甚至还存在“缺陷”,可能造成胃肠胀气,导致钠摄入量超标。天然苏打水平时偶尔喝可以,比如健康人群运动后,可适当喝100毫升左右,但绝不能过量,更不能代替白开水,成为日常的饮用水。那么,你爱喝苏打水吗?
欢迎大家评论留言与我们互动,在评论区说出你想对我们说的话,并将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推荐给你的家人或朋友。留言点赞数超过50的朋友,将会获得中国三农发布定制笔记本和鼠标垫各一个。后期我们将为大家送出更多的礼品,快留言和我们互动吧~![]()